2012中国小儿外科临床论坛会议纪要
发布人:administrator 发布时间:2012/7/31 11:33:55  浏览次数:1053次
【字体: 字体颜色

2012中国小儿外科临床论坛会议纪要

  随着医学科技逐渐向纵深发展,小儿外科各专业分支日益细化,一些临床热点、难点、疑点问题也日益被小儿外科医生所面临。由临床小儿外科杂志社和湖南省儿童医院共同举办的,以“探讨解决临床问题,引导推崇技术创新”为宗旨的“中国小儿外科临床论坛”,于2012年6月8-10日在湖南省人民政府湖南宾馆隆重召开。本次论坛召集了国内小儿外科知名专家、各省市小儿外科学科带头人、以及从事小儿外科事业的临床医务工作者共230人,专家们就目前小儿外科各专业临床进展、前沿技术以及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
  一、关注人文医学
  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儿童医院孙宁教授,总结了中国小儿外科的历史、现状和展望。他认为,我国小儿外科技术已经升级换代,在国际上取得了一定的影响和地位。但目前4000名专兼职儿外科医师远远不能满足四亿儿童的需求,目前的培训体制尚不能适应临床对儿外科医师的需求,应加强加速小儿外科医师的社会化培训。他指出,人文医学应是好医生的要素之一,医生把病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不应受市场力量、社会压力和管理需要的影响,并指导小儿外科研究应重视病人的随访工作,关注疾病的远期预后。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副院长舒强介绍了小儿外科围术期输血管理及无血外科技术。他认为无血医学和无输血外科应是外科医疗的一大进步,这是基于宗教信仰、血液来源、血液费用、血源安全、储存血应用价值等方面的缘故。无血医学的研究将使更多的患者受益。医学上应致力更新医护人员的输血观念,制定合理可行的输血指证。他认为,加强血液管理是一桩利人利己利国家的大事。
  二、转化医学:医学研究的目的与方向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蔡威教授以TPN相关肝损害研究为例,探讨了转化医学与小儿外科研究的关系。他认为,医学研究的根本目的是防病治病,应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临床为主体的正确方向,基础研究与临床医学应紧密结合,医学生物学基础研究成果应该迅速、有效地转化为可在临床实践中应用的理论、技术、方法和药物。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金先庆介绍了BMP信号通路在先天性肠无神经节细胞症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这是此次论坛中侧重医学基础研究的报告,为先天性肠无神经节细胞症的诊断和治疗开辟了新的思路。魏光辉报告了超声微泡在睾丸肿瘤治疗中的潜在应用价值,睾丸肿瘤是泌尿生殖系统常见肿瘤,目前治疗上存在一些争议,魏光辉所带领团队,通过超声联合载基因微泡的方法能够抑制P-糖蛋白的功能,探讨应用超声微泡辅助睾丸肿瘤的化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是转化医学与临床医学结合的成功实例。
  三、规范医疗技术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王维林教授主持卫生部小儿先天畸形重点实验室,他报告的“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研究历史与进展”,将肛门直肠畸形的临床治疗和研究经历分为三个阶段,围绕如何挽救肛门直肠畸形患儿的生命,提高我国肛门直肠畸形患儿的围手术存活率,对各阶段所做贡献做了总结性回顾。介绍了肛门功能的重建与评估、排便功能障碍的病理机制研究、个体化生物反馈治疗策略以及排便功能与远期生活质量等。他认为,我国对肛门直肠畸形术后排便功能障碍在肛门功能评分、临床神经电生理检测、病理类型分析、有针对性生物反馈治疗、远期生活质量评估上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评价治疗体系,2011年肛肠外科学组颁布的我国小儿便失禁诊治流程和生物反馈治疗方案应作为重要的诊疗指南。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郑珊教授报告了胆道闭锁的发病机制研究及临床规范化诊断治疗。她认为,病毒的致病机制和相关性以及免疫异常在发病中的作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临床面临的挑战是早期诊断困难,易误诊,而延误手术时机;根治性Kasai手术不一定预示着良好的预后,早发现,早治疗及术前术后合理治疗可极大地提高临床疗效。并就各种改良术式存在的问题以及关于腹腔镜手术的开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胆道闭锁的规范化治疗方案是早期手术、保肝利胆、抗病毒治疗、应用激素、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建议小儿外科专家在现有条件下开展胆道闭锁病因学研究、提高早期诊断的水平、改进肝门空肠吻合技术、重视围术期处理。
  香港大学玛丽医院黄格元教授介绍了香港同道在改善胆道闭锁Kasai手术效果方面的共识与经验。胆道闭锁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新生儿先天性畸形,病因不明,治疗较为棘手,如治疗不及时可迅速导致病人肝功能衰竭。香港大学小儿外科学组在改善Kasai手术技术上做了一些新的尝试,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并就Kasai手术后胆管炎对病人的影响、类固醇的使用效用、适宜手术年龄、腹腔镜及开腹Kasai手术的优势与劣势,以及是否需行第二次Kasai手术进行了讨论,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关注。
  北京儿童医院李晓峰教授介绍了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和技术进展。他认为,先天性心脏病需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目前各心脏病治疗中心收治病种日益复杂,年龄趋低,死亡率下降,这是心脏外科技术进步的一个标志。并就机器人心脏手术、体外模肺氧合、心室辅助、宫内微创治疗、体外循环、重症监护等心脏外科新技术以及几种复杂心脏病的矫治技术做了重点介绍。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李索林教授就小儿无瘢痕内镜手术做了规范化的演示,对手术适应证、手术过程、技术、注意事项、存在问题与困惑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关注与热烈讨论,部分问题已在会上达成共识。王贤书介绍小儿脊髓拴系综合征的临床分型及治疗方案,Henri Ford 博士以及Larry Wang 博士报告国际上儿童肾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的诊疗进展以及儿童肿瘤的病理研究进展,均对临床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四、学术报喜还报忧
  天津医院杨建平教授就儿童骨折常见诊疗失误进行了原因分析以及预防探讨。他指出,目前儿童骨折发病率呈升高趋势,家长对复位要求日益增高,患儿对早日返校上课心情急切,诊疗上存在过度关注“开刀”,忽略儿童骨折特点、以及诊断、牵引、复位、石膏治疗等基本手段,把握儿童骨折手术适应证不严等问题,临床不能简单套用成人骨折的治疗方法,应根据儿童的特点决定治疗方案。这是本次论坛上大胆分析诊疗失误的一个学术报告,体现了小儿外科医生勇于反思的理性精神,其实分析失误与探讨成功,具有同等的学术价值。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施诚仁教授介绍并评述了新生儿外科领域的的几个热点问题,他认为,新生儿是人群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外科早期干预治疗应考虑解剖和功能上的需要,并就新生儿睾丸扭转、新生儿神经节细胞发育以及新生儿先天性畸形相关的几种改良手术做了介绍,他指出,目前新生儿睾丸扭转发病率低,缺乏前瞻性研究,在手术时机及手术必要性、对侧睾丸的处理等问题上仍然存在较大的学术分歧,临床务必根据病情区别对待。
  五、重视胎儿医学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夏慧敏介绍了中国胎儿医学的现状以及胎儿医学的发展前景。他认为,目前中国的妇女儿童医疗制度,儿童医院与妇产医院分离,使难以开展孕期/产时治疗。由广州市儿童医院和广州市妇婴医院合并的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在胎儿医学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包括产前咨询、胎儿外科手术(产时宫外治疗)等,使产前诊断、宫内干预、产后治疗密切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本次论坛是继2008年后由临床小儿外科杂志社牵头举行的第3届中国小儿外科临床论坛。论坛组织严谨,注重学术,内容新颖,贴近临床,融合多专业热点,是一场跨专业的中国小儿外科学术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