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T是儿童肝移植术后早期常见的外科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移植肝功能丧失和受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发病时间,HAT可分为早期HAT(术后30 d以内出现)和晚期HAT(术后30 d之后出现)[6-7]。与晚期HAT相比,早期 HAT 未及时有效治疗,更易导致肝功能急剧恶化或肝外胆道坏死,病死率高达50%[8]; 本研究HAT患儿均为早期HAT,发生率21.95%,其中2例死于HAT,1例因HAT再次接受DCD肝移植。
早期HAT的发生原因复杂,本组8例HAT患儿年龄在1岁以下、体重小于10 kg,目前受体年龄小、体质量低、凝血机制障碍、移植物与受体标准肝体积比、巨细胞病毒感染、手术时间过长为公认HAT危险因素; 公认的在成人活体肝移植,GRWR>0.8%就相对安全,在本研究中GRWR均在0.8%以上,因此在儿童尤其婴幼儿肝移植,GRWR相对安全值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组受者均为胆道闭锁伴胆汁性肝硬化失代偿,病情重,受体年龄小,各管径细小,供受体间存在吻合点错位和不匹配现象,重建肝动脉易出现弯曲、成角,且吻合口水肿易压迫管腔,造成血管内皮损伤及血液涡流; 多数终末期胆道闭锁患儿合并脾大、脾功能亢进,移植后可能出现脾脏盗血,导致肝动脉血流相对减少; 4例HAT患儿既往有Kasai手术史,反复逆行感染导致动脉脆弱及硬化; 本组6例HAT中DCD供者均为儿童,小儿解剖结构畸形多、变异较大,供肝切取时易损伤重要结构,获取时血管插管困难,容易出现灌注不良和热缺血时间延长[9],儿童特别是婴幼儿供肝组织脆弱,血管吻合时易造成组织撕裂,术后HAT形成风险增加; 目前我国DCD儿童供肝肝移植经验较少,对于DCD儿童供者的筛选、器官功能的评估和维护、供肝获取及术后处理均处于学习及摸索阶段; 本组13例DCD供肝,6例为我院重症监护室患儿捐献,7例由其他移植中心捐献,不同医院的器官获取组织(OPO)水平亦参差不齐[10]。
本组HAT的发生与吻合技术、动脉的选择、动脉搭桥等也有一定关系,动脉吻合时,我们总结以下经验:临床医师扎实的显微外科吻合技术是降低HAT发生率的保证[11]; 术前精确评估,行肝脏影像学了解供受体肝动脉有无畸形,一次性逆时针方向游离供体肝周韧带和结扎离断肝周血管,湿纱布保护供肝,减少翻动肝脏,肝动脉周围尽量不用电凝分离,待全身肝素化后再结扎肝动脉,尽量保留供肝肝动脉的分支,切除病肝时尽可能高位离断肝动脉,减少动脉搭桥,术中游离、吻合肝动脉时避免暴力牵拉和钳夹,保持动脉内膜的完整性,尽量整合为单一动脉开口,如果有变异动脉出现双支或者多支动脉时先重建主要供血支 如变异支返血良好,可以不予重建; 尽量选择内径大的相匹配的动脉吻合,避免吻合后肝动脉过长、摆放迂曲,必要时可用大网膜垫于肝动脉后方; 肝移植术后有效的肝动脉侧支循环建立至少需要2 ~ 4个月,早期由于移植肝侧支循环尚未建立,任何副动脉的损伤都可能是致命的,因此获取和修肝时,应特别注意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和胃左动脉等来源的分支,一旦损伤,应在显微镜下及时修补。术中肝动脉开放后行彩超检查肝脏血流。
HAT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从本组资料看,早期HAT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转氨酶、胆红素升高等,易与排斥反应等并发症相混淆,且本组2例次HAT患儿早期无明显临床表现; 目前超声是国内外移植中心监测移植肝血流的主要方法,但超声监测具有假阴性和假阳性可能性,在本组确诊的HAT 11例次病例,只有10例次超声提示异常,分别为肝内动脉显示不清、肝内动脉血流信号欠饱和、肝内动脉血流减慢。因此,肝移植术后联合生化指标及腹部超声对于及时发现HAT有重要意义,我们的经验是一旦术后超声提示异常、生化指标明显异常且难以解释,需警惕HAT形成,均有肝动脉介入造影或肝动脉探查的必要性,目前认为肝动脉造影是确诊HAT的金标准[12]。一旦HAT形成,应积极治疗,包括肝动脉介入溶栓、手术再血管化(包括动脉重新吻合及动脉搭桥术)以及再次肝移植。虽然国内外诸多移植中心的经验表明,对于早期HAT患者应紧急行肝动脉再血管化或溶栓治疗,这样可以成功挽救患者[13],但以上治疗都必须在肝实质及胆道出现不可逆损伤之前进行。早期HAT也是急诊再次肝移植的指征之一,但急诊再次肝移植术后生存率较低。Torres-Quevedo R等[14]报道的再次肝移植术后l、3、5年生存率分别为66%、52%和42%。本中心8例早期HAT急诊行肝动脉介入溶栓或开腹肝动脉取栓重建肝动脉血流,1例接受再次肝移植,2例失败死亡,7例肝动脉再通。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部分HAT是由于存在肝动脉狭窄引起的。本组有1例病例在肝动脉狭窄的基础上合并HAT,术中在溶栓的同时予以球囊扩张,留置肝动脉导管,术后经肝动脉导管持续泵人尿激酶,静脉泵入肝素,术后7天拔除肝动脉置管,效果良好。
7例HAT经积极处理后肝动脉再通恢复血流,但2例围手术期并发肺部肺炎克雷白杆菌感染死亡,这2例受者肝移植术后均有至少2次手术病史,肺部感染主要考虑与术后长时间使用呼吸机有关; 1例DCD肝移植患儿于术后9 d、22 d两次出现肠吻合口漏,虽经肠修补、更换抗生素治疗无效,后出现感染性休克死亡,DCD肝移植术后早期免疫抑制剂剂量普遍较活体肝移植多,吻合口漏后较少出现典型腹膜炎体征,临床表现隐匿,辅助检查亦不易发现,使临床医生容易延误诊断; 1例减体积DCD肝移植患儿术后并发严重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主要表现术后持续无尿,浮肿、低蛋白血症,腹内压明显升高,积极予以血液净化、对症等处理,最终出现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1例再次行 DCD肝移植者,围手术期因急性排斥反应致移植肝失功能死亡。
综上,HAT是胆道闭锁肝移植术后常见且严重的血管并发症,也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早期HAT的发生原因复杂,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动脉缺血时间较长可造成不可逆的肝实质性损伤,在术后常规生化及超声监测中,对于可疑HAT者,应引起重视,尽早行肝动脉造影确诊及溶栓治疗,或开腹探查肝动脉切开取栓治疗,可以明显减少术后发生移植肝失功能甚至受体死亡。